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一、制定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全市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契机,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兜牢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拓展就业创业空间,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据《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德办发〔2023〕5号)精神,现就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结合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工作,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开展特色技能培训、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争创高质量充分就业示范区、支持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赋能乡村振兴四个重点,实现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再提升,以更优质的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
(二)主要目标
旌阳区围绕强服务、提技能、稳就业,真抓实干、大胆创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到2023年底前,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不少于73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保持在12万人左右,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保持总体稳定,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三、工作亮点
(一)开展特色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旌阳区深化“三位一体”项目制培训,整合全区职业教育及培训资源,聚焦重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食品医药开展车工、电工、焊工、电子商务、电商直播等职业(工种)岗位技能培训2100人次;围绕乡村振兴、康养文旅等重点产业,开展养老护理、母婴护理、家政服务及新业态新职业工种培训1600人次。
(二)深化就业服务“供给侧”,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升级打造旌阳区人力资源产业园,依托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摸排辖区企业岗位需求、人才需求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农民工、退伍军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就业需求,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精准高效地做到“人岗相适”,并通过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有组织地劳务输出,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
(三)充分释放就业增收新动能,争创高质量充分就业示范区。争创高质量充分就业示范区,建设一批高质量充分就业示范镇(街道)、村(社区),打造“旌”创无限•“慧”创未来秦宓就业创业综合服务示范项目。
(四)支持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为乡村人才振兴赋能。2023年力争创建返乡入乡示范镇(街道)2个,新认定创业孵化基地1个,打造“微型创业园”2个、创业实践基地2个;组织创业培训900人。
四、实施步骤
(一)项目准备阶段(2022年11月底前)。结合全市示范项目相关要求和我区实际,研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和措施,细化责任分工,收集各镇(街道),重点产业功能区,企业、院校及有关部门项目建设的需求。
(二)项目实施阶段(2023年8月底前)。召开工作推进会,进行工作安排部署。各镇(街道),重点产业功能区,企业、院校和有关部门根据任务和项目,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推动落实。
(三)评估验收阶段(2023年12月底前)。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后,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回顾,组织工作组开展评估验收,认真总结工作成效、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形成“旌阳经验”,建立长效机制,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全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五、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各项重点工作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定期调度、跟踪分析和问题协调解决机制。
(二)政策保障。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决策部署,严格按市级出台的政策措施推动项目高质量落地落实。
(三)资金保障。在项目实施中,严格资金管理,加强风险防控,注重资金绩效,夯实资金使用管理基础台账。
(四)宣传推广。要加大宣传力度,提炼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旌阳经验”,努力打造德阳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的样板,确保形成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