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和新镇积极把握政策机遇,率先在全区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以“工”为载体,兴“赈”之实效,将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拓宽老百姓就业渠道的重要手段,为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1)完善基础设施,补齐发展短板。项目聚焦解决当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完成改(扩)建道路1.471千米,整治山坪塘25口、蓄水池49个、石河堰3处、渠道2.448千米,带动周边老百姓发展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蔬菜等产业4500余亩,其中新增种植面积1000余亩。
(2)拓宽就业渠道,带动群众增收。项目坚持“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的理念,共吸纳本地劳动力312人。截至目前,发放劳务报酬200.69万元,其中已脱贫群众发放劳务报酬37.4万元,特殊群众发放劳务报酬15.72万元,落实公益性岗位5个。
(3)强化培训力度,提升技能水平。项目把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培训+上岗”方式,培训内容涉及机械操作、混凝土配比、安全保护、应急事故处理等项目,培训一般技术工种56人,非技术工种(普工)214人,特殊岗位(弱劳动力)23人,带班组长9人,驾驶员10人,通过项目实施提升了本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水平。